“体育史学”从哪里来:学科史的追问
-
-
一门学科只有足够成熟, 学者才会自觉回顾学科起源的历程、书写学科演进的历史。在此意义上, 西方"体育史学"学者近10年间追问该科学从哪里来的努力释放出学术演进的新信号。
《国际体育史期刊》2019年冬季号刊出了"体育口述史"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展现的学科前沿趋势可追溯至2010年出版的《罗特莱兹体育史指南》。作为国际公认的体育史学权威工具书, 它首次以学科史话语勾勒了体育史学科分布的"世界地图"。该书引领的新一轮关于体育史学方法论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
2010年后出版的体育史学学科指南包括2011年出版的《历史上的体育:研究入门》、2014年出版的布莱克威尔版《美国体育史指南》、2017年出版的《罗特莱兹美国体育史》以及2018年出版的体育史学理论专著《体育史学方法论》等。其中, 体量最大者当数2017年出版的《牛津体育史研究手册》, 但最具新意者当数2014年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尔希编著的《制造体育史》。"制造"就是学科形成的过程。此书的议题尽管有些分散, 但其以"整体学科观"兼及学科发展的内外, 其第5章关于ICOSH、HISPA等体育史学术团体成长的叙述最为精彩。
学科的存在体现为某个学术领域的内在思想体系和外在组织规范。学科是历史的产物, 学科研究不能缺少历史视角。只有明确学科意义上的"体育史学"从哪里来, 才能更好地回答"体育史学"是什么, "体育史学"向何处去。目前, 国际学界已勾画出"体育史学"学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推出学术思想史、学科方法论史、学术组织史等焦点议题, 但最明显的空白就是尚未进行长时段的学科史分期。囿于"领域"和"国别", "体育史学"学科史的编写尚未升华至对学科演进趋势与规律的认识。面向未来的体育史学, 学界期待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学科"通史"。该任务或应被列入中国体育学界的选题"清单"。
(东北师范大学 王邵励)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崔乐泉. 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 2021(01): 28-79 . 百度学术
2. 高飞,王华倬. 我国学者学校体育思想史研究理路的审思与重构. 体育学刊. 2021(04): 68-7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
- HTML全文浏览量: 91
- PDF下载量: 33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