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简介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我国创刊最早的体育专业学术期刊之一。现为综合性期刊(月刊),内设《专题探索》《学术争鸣》《原创成果》《研究综述》《青年论坛》《新视点》等栏目。创刊60余年来,始终坚持走高端学术路线,并取得了辉煌业绩:入选历届CSSCI来源期刊、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连续4届(2006-2012年)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全国体育学术期刊仅此一家),“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14年获得上海市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15年获得上海高水平高校学术期刊支持计划资助,2016年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7年、2019年连续获得上海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两年一届),2018年获得第3届上海市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全国体育科技期刊系统优秀期刊奖、上海市高校最佳学报,2019年首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称号。

    在最新公布的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均被收录,且在体育学期刊中均排名前列;同时,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资源中心(SIRC)等国际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影响因子名列“全国体育院校学报”首位,以高水平的学术质量成为我国一流中文体育学术期刊。

本刊投稿网址为:http://shtyxyxb.xml-journal.net/  或 https://styb.cbpt.cnki.net。本刊刊登的所有论文在本刊官网上均可免费下载阅读;同时,近年来本刊在国内体育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微信平台并实现HTML格式全文阅读,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关注本刊网站及微信平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官网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 关闭 永久关闭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主办、我院赛事研究中心承办,以“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体育产业青年学者论坛于2010年11月14—15日在我院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产业处处长顾灏宁、体育产业分会秘书长张林教授、产业分会学术处主任曹可强教授、体育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陈锡尧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曹可强主任主持,张林教授致辞。他代表体育产业分会对举办本次论坛表示祝贺,并对出席论坛的青年学者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祝愿,他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充分利用青年学者论坛这个平台,加强交流、提高自我,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顾灏宁处长在开幕式作了重要讲话。他围绕体育产业的政策发展、体育经营活动的发展、体育彩票的管理、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无形资产开发的管理等方面阐释了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思路,为青年学者代表指明了研究和发展方向。

开幕式之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元欣副教授、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郭新艳博士、我院经济管理学院黄海燕博士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自去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院校的热烈响应。出席此次论坛的30余名青年代表分别来自7个省市和地区。会议期间,青年代表围绕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10年11月20日,“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在我院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办,会议主题为:武术教育:理论、方法及对策。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武术院系领导、专家及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商武术教育发展大计。

2010年9月,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创的《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开始在全国推广,迈出了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体育瑰宝,如何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为探讨武术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搭建平台,得到了政府及全国专家的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国荣与会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部长罗卫民、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我院副院长陈佩杰、我院武术学院院长虞定海,及全国20多家高校武术院系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研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作了题为《武术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报告,总结了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找回个性、总结个性、发展个性,构建彰显个性的武术教育体系新理念,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蔡仲林教授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控制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此外,与会学者还从国学高度剖析了武术教育现状,以木桶原理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思考武术传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武术院系主任研讨会,围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问题,达成了培养专业内通才等主要共识,对今后指导全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据悉,此次会议成果将形成《中国武术研究·教育卷》,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