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儿童体育素养的“图示化”测量与评价

陈思同, 赵雅萍

儿童体育素养的“图示化”测量与评价.
引用本文: 儿童体育素养的“图示化”测量与评价.

儿童体育素养的“图示化”测量与评价

  • 儿童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PL)的测量与评价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近日,迪肯大学丽莎·巴内特(Lisa Barnett)等发表的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Scale to Assess Children’s 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一文介绍了适用于4~12岁群体的“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该测评工具采用了“图示测评”方法,让受测者自我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对他们的感知体育素养(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水平进行评判。该测评工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4个维度30个指标,其中,身体维度12个指标,心理维度7个指标,社会维度4个指标,认知维度7个指标。针对每个指标,研究团队设计了特定“相互对立”的一组图片,供儿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项。最后,根据儿童的选项结果进行定量评价。

    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采用“图示法”的测评方法,是对“体育素养图示化”理念的积极尝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测量的便捷性,还可以激发儿童参与测评的兴趣,减少“抵触情绪”。此外,该测评工具适用人群的年龄段较广,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人群测试,并可用于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育素养水平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测评工具的本质仍是“自我报告式”调查,在测试的准确性方面值得关注。由于该测评工具还适用于幼儿人群,因此在对幼儿人群进行测评时需要进行相关说明,以帮助幼儿理解每组“相互对立”图片的内容和含义,准确地反映其体育素养水平。对于我国学者而言,分析该测评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体育素养测评的科学性;在研发类似工具的过程中,考虑我国本土文化和儿童的认知特点尤为重要。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陈思同,山东体育学院  赵雅萍)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5
  • HTML全文浏览量:  62
  • PDF下载量:  5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