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身体活动行为与发育之间的纵向关联
-
-
婴儿(12月龄以内)的身体活动对于其身体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容易被父母忽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Carson博士等研究了婴儿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包括屏幕时间和阅读时间等)与粗大动作发育的纵向关联,同时分析了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婴儿沟通、精细运动、个人社交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中的婴儿身体活动主要指趴玩时间(Tummy Time),即在婴儿清醒状态时腹部贴在床上或地毯上俯卧,然后抬头、尽力挺起上半身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期,趴玩是最佳的身体活动方式。
研究对象为加拿大411名父母及其婴儿:使用父母问卷测量婴儿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在婴儿生长的第2、4和6个月时分别施测;父母需要报告婴儿在18个月龄内获得6个主要粗大动作(独立坐着、爬行、辅助站立、辅助行走、独立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日期;使用《阿尔伯塔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评估婴儿的运动能力发育情况。发现,随着婴儿的成长,累积趴玩时间与粗大动作发展、更早获得所有粗大运动能力的关键节点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跨时间点中的阅读时间越长,婴儿动作发展得分越高。因此,作者认为研究结果支持婴儿早期的趴玩时间和某些久坐行为(如阅读)可以促进婴儿的整体发育的假设。总体而言,该研究支持《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提出的2岁及以下儿童每天与看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式玩耍这一指导意见,对于在实践中有效增加婴儿身体活动量具有指导意义。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9
- HTML全文浏览量: 50
- PDF下载量: 48
- 被引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