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互惠概念模型的新见解

李博

李博. 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互惠概念模型的新见解[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47(9):94-94.
引用本文: 李博. 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互惠概念模型的新见解[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47(9):94-94.

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互惠概念模型的新见解

  • 2008年Stodden和Goodway等联合发布了“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互惠概念模型”(以下简称“模型”)。模型建立的目的是解释儿童动作能力与健康相关指标的互惠效应。模型中儿童健康相关指标包括身体活动、体重状态、感知动作能力和健康体适能4项。模型的核心观点为:①在儿童早期促进身体活动可以提升动作能力,而在儿童中晚期提升动作能力可以促进身体活动;②儿童感知动作能力、健康体适能在身体活动和动作能力的关系中起调节效应;③体重状态与动作能力呈负相关。最初的模型仅基于少量的实证证据,因此需要更系统的实证证据证明模型所提出观点的科学性。为此,Barnett等的最新研究对基于模型验证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综述,43项同行评议研究的汇总结果表明:提升儿童动作能力促进身体活动的路径存在不确定证据,并且无反向关系证据。关于儿童感知动作能力、健康体适能调节效应的外部效度因现有研究的研究设计性质和有限的研究数量而被削弱。与模型一致的是,儿童动作能力与体重状态之间呈负相关。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存在提升动作能力进而提升健康体适能的路径。基于此,Barnett等认为现有实证研究的汇总结果并非如模型所示,通过提升儿童动作能力促进身体活动或通过促进身体活动提升儿童动作能力的路径需要证据等级更高的纵向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项研究指出了当前儿童动作能力和身体活动关联研究中存在的盲点,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在后续研究中指明了具体的研究方向,期待通过更多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更全面地验证模型中的观点。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3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8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3-09-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