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国际足联调研的定性比较分析

罗冲, 龚波, 冀杨, 李丰荣, 谢松林

罗冲,龚波,冀杨,等.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国际足联调研的定性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4):85-95. DOI: 10.16099/j.sus.2021.05.19.0003
引用本文: 罗冲,龚波,冀杨,等.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国际足联调研的定性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4):85-95. DOI: 10.16099/j.sus.2021.05.19.0003
LUO Chong, GONG Bo, JI Yang, LI Fengrong, XIE Songlin. Remolding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Chinese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by FIFA[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2022, 46(4): 85-95. DOI: 10.16099/j.sus.2021.05.19.0003
Citation: LUO Chong, GONG Bo, JI Yang, LI Fengrong, XIE Songlin. Remolding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Chinese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by FIFA[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2022, 46(4): 85-95. DOI: 10.16099/j.sus.2021.05.19.0003

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国际足联调研的定性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TY089);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11DZ22611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罗冲(ORCID:0000-0003-2403-2632),男,山东泰安人,上海体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足球后备人才、校园足球,E-mail:luochong@sus.edu.cn

    通讯作者:

    龚波(ORCID:0000-0003-0344-0848),男,湖北武汉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E-mail:gbok2001@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G808

Remolding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Chinese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by FIFA

  • 摘要:

    在教育、群众体育等政策利好的新形势下,为突破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瓶颈,借鉴足球强国青训体系的建设路径,梳理2016年“FIFA青少年足球发展调查”的足球青训支持体系评价指标,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分析足球强国、次强国、欠强国的共性特征及差别,参照覆盖率构建金字塔对比模型,发现足球强国金字塔模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足球欠强国金字塔结构孱弱、功能不足。建设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系统性长期工程,体系结构决定功能,新形势下应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定位、主体对象、开展机制等底层逻辑。

    Abstract:

    It aims to break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football and explore the pathway of the youth training system in football powerful countr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favorable policies in education, mass sports and football.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ystem in FIFA Youth Survey of 2016 are sorted out, and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among football powerful countries (according to FIFA's integral data), secondary powerful countries and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coverage rate, the pyramid comparis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yramid model of football powerful countries ha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perfect function, while the pyramid of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had the weak one.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is a systematic and long-term project, whose structure determines its function.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Chinese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such as its positioning, main object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reshap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 自2015年开始,《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等文件相继出台,表达了中国政府及人民对提升足球水平的期望。在各方推动下,校园足球开展如火如荼、职业足球不断改革探索、社会足球悄然盛行。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兑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承诺。然而,中国男足2018年足球世界杯外围赛出局、2019年足球亚洲杯赛止步四强、中国杯足球赛全线崩溃,令国人沮丧。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再次成为舆论热点。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教育、群众体育等方面的政策利好推动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变革。

    鉴于中国足球长期的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国内学者对足球强国青训体系掀起研究、考察热潮,国外的一些经验与成果得以引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足球青训模式研究。教育系统、职业足球、社会足球三者的青训体系统一规划、有所侧重、互相衔接是足球强国的共同经验,如:日本十分重视校园足球的青训发展,实现了职业足球与校园足球的双规晋升模式[1];德国通过以社区为依托的业余足球俱乐部进行足球普及,并以职业俱乐部为青训核心[2]。②足球竞赛体系研究。竞赛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足球青训人才展示实力、寻找差距、相互切磋、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平台,如:英格兰有24个级别的联赛[3];日本有校园足球和职业俱乐部两大赛事体系,球员分开注册,以联赛为本,两大赛系有分有合、贯通衔接[4]。③足球保障体系研究。纵观足球强国,政府及足球协会(以下简称“足协”)对足球青训保障体系的搭建是足球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如韩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海外留学制度[5],法国足协总计建成了1.8万多个业余足球俱乐部和超过3万块足球场地[6]。总之,足球青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国家的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应与自身的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等相适应。

    综上,国内学界对国外足球青训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大多为比较分析、个案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较少,难免陷入“盲人摸象、不识大体”的困境。定性比较分析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agin[7]提出,是“案例导向”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的战略研究及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如:Thornton[8]以1958年至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业为研究对象,得出制度逻辑与市场逻辑2种战略为出版业的主要发展逻辑;Fiss[9]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寻找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果关系。2017年,国内学者杜运周等[10]在《管理世界》发表《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一文,指出组态视角与QCA采取整体的分析视角,把研究对象视作条件变量不同组合方式的组态,整合案例研究与变量研究的优势,并通过集合分析发现要素组态与结果的集合关系,有助于回答多重并发的因果关系、因果非对称性和多种方案等效等复杂性因果问题。集合分析有助于突破产业组织理论或资源基础学派只聚焦于战略的某个部分而未将战略作为整体的局限。组态理论通过分析这些战略、资源、结构、过程等要素间的共存、相互关系和如何互补,有助于产生有效的综合战略。考虑到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相互依赖和因果复杂性,组态思维的多维度、整体性特征具有分析足球青训战略管理的优势,因而选用QCA研究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通过对比、分析足球强国与欠强国的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在国内的政策、教育、体育环境下重塑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

    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体育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ports Studies,CIES)位于瑞士纳沙泰尔,是国际足联、纳沙泰尔大学、纳沙泰尔州共同组建的一个基金会。CIES采用多学科(法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管理学)方法为体育界提供研究、教育和咨询服务。2016年,国际足联与CIES针对全球青少年足球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从足球青训支持体系视角归纳影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8个层面的指标: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财政投资、基础设施、专业发展、竞赛体系、运动参与和价值推广。国际足联调研问卷共设置52个相关问题,根据评价各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8大支持体系将国际足联的调研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如表1所示。

    表  1  CIES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评价指标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of CIES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主要指标关键成功因素
    组织管理 ①设立青少年专门的足球委员会、管理部门、国家队管理部门等机构,各管理机构权责分明;②设立国家级青少年足球技术、研发中心等专业技术研究机构:调研本土环境,制订符合本土国情的中长期(4年或4年以上)青少年足球战略规划,推进战略实施,监控、评估战略执行情况;③设立财务审核督察组、足球专家委员会:督导足球青训战略计划执行,并定期书面汇报至国家体育部门
    人才培养 ①技术总监:青少年足球技术总监全职、兼职、志愿者数量,包括球员素质、教练员资质、战略、计算机、沟通、财务、人力资源等七大核心胜任能力的技术总监培养体系;②教练员:设有针对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执照,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教练员设有最低带队教练员执照等级要求;③裁判员:本国青少年足球裁判员人数
    财政投资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财政支持的相关细则;②青少年足球建设财政投资来源:政府机构、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赞助商或国际足联等;③有青少年足球专属赞助商或特定项目赞助商,赞助商年度赞助资金金额;④青少年足球年度支出预算,占足协年度总支出比重;⑤年度财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控制(经费用途与使用经费机构管理制度、审批支出许可制度)、固定资产(新建、买卖交易或租赁足球设施或设备的财政管理制度)、人力成本(通过组织管理设计、职位搭配、流程管理提高人员使用效率);⑥足协秘书长办公室与财务中心定期对财务支出进行监控和调整
    基础设施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基础设施支持的相关细则;②政府机构、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赞助商等建设和维护青少年足球的基础设施;③国家、地区或学校足球场、训练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全国足球基础设施管理运营规范;⑤制定国家、地区或学校足球场和训练中心的管理人员规章和准则
    专业发展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专业发展支持的相关细则;②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年度支出,及占青少年足球年度总支出比例;③政府机构(如各级体育部门、教育部门或高校等)、各级足协或职业足球联盟的相关技术人员定期派出专业人员督导青少年足球训练;④全国有统一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指导和规范青少年职业俱乐部、青少年业余俱乐部或校园足球的教学与训练
    竞赛体系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竞赛的相关细则;②国家青少年足球竞赛年度支出及占青少年足球年度总支出比例;③设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举办各个年龄段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④全国联赛赛程计划;⑤各年龄段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赛季持续时间;⑥参与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球队数量;⑦各地区设有举办各个年龄段的地区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组织机构;⑧哪些年龄段有青少年足球国家队;⑨各年龄段国家队平均1年参加国际性赛事的次数;⑩青少年俱乐部注册管理体系;⑪青少年球员注册管理体系,从草根足球开始的球员个人信息系统(档案库);⑫成立足球学院(精英中心)为青少年球员提供足球学习、文化学习、心理建设、医疗服务等
    运动参与 ①为校园足球提供专家、财政、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②全国联赛参与的球队类型有足球学院球队、校园足球球队、青少年业余俱乐部及职业俱乐部等
    价值推广 ①核心价值:强身健体、足球育人(专注力和纪律性、进取意识、心理耐力、自我驱动力与自控力、不断提升自我、团队精神与关怀他人)、社会融合(融合社会边缘青少年与提倡人权平等)、足球技能、后备人才、吸引投资、国际交流;②媒体宣传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③足协设立青少年足球宣传推广中心,与各渠道媒体保持长期合作
     资料来源:FIFA youth survey[1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国际足联一直致力于足球在全世界的推广,CIES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国际足联与CIES合作多年制定的评价体系,是足球青训体系发展的重要推力。国际足联也寄希望于将此评价体系推广至各个国家,引领青少年足球青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016年,国际足联副秘书长Zvonimir Boban签署调研公函,通过在线平台向各国足协发送问卷,178个会员协会负责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高管参与问卷填写,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达84.4%(巴西、阿根廷等国未填写问卷)。CIES对样本数据进行了Kappa一致性检验,总体信效度良好。

    研究对象为2016年“FIFA青少年足球发展调查”的内容及相关数据。国际足联调研问卷最后一题是要求各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管理人员在做完52项调查题目后,对本国足球青训的8个支持维度进行评价,题目为“现阶段本国足球青训哪些支持体系存在问题而影响本国足球青训的未来发展”,这一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运用QCA进行研究。结果变量的选择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国家足球队的成绩,这一成绩在国际足联的量化积分是可视的;另一方面,2016年“FIFA青少年足球发展调查”为4年及以上的战略规划,4年的足球青训对国家积分的影响更有说服力。因此,查找国际足联官网2016年2月—2020年2月公布的会员国男足排名与积分,由于足球世界杯决赛圈的名额为32个,分别设定4年积分总分前32名为足球强国(以下简称“强国”),第33~64名为足球次强国(以下简称“次强国”),第65~96名为足球欠强国(以下简称“欠强国”)。

    根据Ragin[12]提出的标准,按照“二分归属”原则对变量进行校准,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赋值为1或0,结果变量分3次设置强国、次强国、欠强国的变量赋值为1;条件变量分别将各支持条件“现阶段不存在问题与挑战”赋值为1,“现阶段存在问题与挑战”赋值为0。采用QCA 3.0软件对强国、次强国、欠强国进行3次运算,将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75(一致性指前因构型作为充分条件引致结果的程度,通常大于0.75才具有分析意义),得到能引致结果变量的前因构型。根据Ragin[7]提出的方法,以“⚫”表示该支持条件存在,“⊖”表示该支持条件不存在,空格表示该支持条件可存在可不存在(表2)。覆盖率指某前因条件构型在总样本中出现的比例,用来描述某一前因构型引致结果变量的程度[12]

    表  2  总积分前96名国家的足球青训支持条件前因构型
    Table  2.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conditions antecedent configuration of top 96 countries in football ranking
    评价维度强国(前32名)构型 次强国(第33~64名)构型 欠强国(第65~96名)构型
    H1H2H3H4H5M1M2M3M4M5M6M7L1L2L3L4L5L6
    运动参与
    价值推广
    组织管理
    专业支持
    竞赛选拔
    人才培养
    硬件保障
    财政投资
    一致性 1 1 0.8333 1 0.8333 1 1 0.8333 1 1 1 1 1 1 1 1 1 1
    覆盖率 0.4043 0.2553 0.2083 0.1702 0.0851 0.286 0.286 0.1837 0.1225 0.0816 0.0408 0.0408 0.4314 0.2353 0.1961 0.1569 0.0392 0.0392
    净覆盖率 0.3830 0.2553 0.1702 0.1276 0.0426 0.245 0.245 0.102 0.1225 0.0816 0.0408 0.0408 0.3922 0.1961 0.1569 0.1569 0.0392 0.0392
    国家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 乌拉圭、哥伦比亚等 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等 塞内加尔、伊朗、波兰等 美国、丹麦 保加利亚、捷克等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爱尔兰、阿尔及利亚等 韩国、牙买加、刚果(金)等 洪都拉斯、巴拉圭 冰岛 卡塔尔 中国、以色列等 加拿大、玻利维亚等 沙特阿拉伯、贝宁等 格鲁吉亚、叙利亚等 巴拿马 阿联酋
    总体一致性 1 1 1
     注:⚫表示该支持条件存在,⊖表示该支持条件不存在,空格表示该支持条件可存在也可不存在。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QCA分析结果显示,强国(前32名)有5种构型,次强国(第33~64名)有7种构型,欠强国(第65~96名)有6种构型,总体一致性均为1,总体覆盖率大于0.95,各相同构型的国家有一定的同质性。例如:强国构型1(H1)为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职业足球联赛发展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前因条件依次为运动参与、价值推广、组织管理、专业发展、竞赛体系、人才培养等,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建设良好;强国构型2(H2)为乌拉圭、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运动参与、价值推广、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支持较好,但财政投资、基础设施支持不足;强国构型3(H3)为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等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数量较少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运动参与、价值推广、专业发展、竞赛体系、基础设施等支持良好,财政投资支持不足。

    结果提示: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建设状况是影响国家足球水平的直接因素,许多国家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前因构型相同,各个国家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建设状况取决于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教育制度、足球职业化水平等,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优势条件与弱势条件,但是成为足球强国的共性规律是固定的。

    将QCA分析结果中强国、次强国、欠强国三者的“支持条件存在”的净覆盖率加总,得出三者的总覆盖率次序(表3)。

    表  3  强国、次强国、欠强国“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
    Table  3.  Coverage rate of support conditions in football powerful countries, secondary powerful countries and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次序强国 次强国 欠强国
    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
    1 运动参与 0.9361 运动参与 0.7961 专业发展 0.7844
    2 价值推广 0.9361 专业发展 0.7553 财政投资 0.3530
    3 组织管理 0.8084 组织管理 0.4695 运动参与 0.1961
    4 专业发展 0.7233 竞赛体系 0.3878 价值推广 0.1961
    5 竞赛体系 0.6809 人才培养 0.2858 竞赛体系 0.0784
    6 人才培养 0.6809 价值推广 0.1428 组织管理 0.0392
    7 基础设施 0.1702 财政投资 0.0816 基础设施 0.0392
    8 财政投资 0 基础设施 0.0408 人才培养 0
    总覆盖率 5.0637 2.7147 1.68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长方体为基底制作三维立体金字塔模型(图1),设置长方体长与宽相等,每个长方体代表一个支持体系,为使模型清晰可视,设置各个长方体的高度相同,迭代累积,形成支持体系金字塔模型。塔底板块边长为支持体系覆盖率最高的值(强国为0.9361,欠强国为0.7844),塔身各板块边长为依次减小的各支持体系的覆盖率值(强国为0.9361、0.8084、0.7233、0.6809、0.6809、0.1702,欠强国为0.3530、0.1961、0.1961、0.0784、0.0392、0.0392),塔身高度为覆盖率总累积值(强国为5.0637,欠强国为1.6864)。

    图  1  强国与欠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金字塔模型对比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e pyramid model of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between the football powerful and the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1)塔基不同(起始)。强国的金字塔塔基为运动参与支持、价值推广支持,二者是强国覆盖率最高的支持条件,提示强国强调社会参与及文化传承,在二者的作用下聚集了数量众多的足球人口,并形成了社会对足球普遍的文化认同。充足的足球人口参与足球运动成为金字塔宽厚的塔基,为足球青训体系积蓄“原料”,成为足球青训体系人才发掘的“蓄水池”。欠强国金字塔塔基为专业发展支持、财政投资支持等政策性较强的支持条件,由于人才培养支持不足、专业人员数量有限,欠强国的金字塔塔基偏向资源消耗型结构,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在政策或资源不能持续增加的状况下,随着资源的消耗塔基会越来越窄,缺乏稳定性。

    (2)结构不同(过程)。强国的金字塔塔身为组织管理支持、专业发展支持,二者搭建起足球青训体系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之间的桥梁,衔接了金字塔的宽度与高度,即普及与提高。金字塔塔尖为竞赛体系支持、人才培养支持、基础设施支持,是精英球员的培养通道。总体而言,足球强国的金字塔结构合理,由塔基到塔尖,依次是社会支撑、国家支撑、专业支撑,体现了高度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因而其足球管理部门(足球协会)有社会化、实体化和基层化特点。欠强国的塔身为运动参与支持、价值推广支持,由于局限于专业体制内运行,塔身与塔基错位,社会参与、价值推广更像是专业足球的溢出效应。足球文化根基不足,人口聚集较少;运动参与支持不足,不能为足球青训储备充足的“原料”。足球青训体系陷入困境,天才球员往往未被发掘或早已投入其他专业、技术发展领域。竞赛体系、组织管理、基础设施成为金字塔的塔尖,组织管理的对象多为少数精英球员,在功绩意识与财政支持的簇拥下,欠强国的足球青训体系往往表现出“常设少数精英团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的危危巨塔”[13]特征,即塔身孱弱,趋向柱状化。

    (3)高度不同(结果)。足球强国的金字塔高度明显高于欠强国,这是塔基、结构差异的结果。足球强国的塔基宽,聚集众多足球人才,塔身结构合理,足球人才得到充分的培育;产出的精英球员数量多,其运动水平也较高。相反,欠强国的塔基窄,塔身结构不合理,聚集的足球人才少且培育不充分,因而产出的精英球员数量少且运动水平较低。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受举国体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影响,青训体系是国家、省属运动队以及职业俱乐部等后备人才的训练体系,一般对其提供选材、科技、技战术、体能、营养等体育学领域的支持。但通过对国际足联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研究发现,应重塑对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属性特征的认识,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工程。

    (1)在宏观上,多领域相互协同。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搭建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包括教育部门的普及、推广、文化学习保障,各职业俱乐部及业余俱乐部的专业支持,文化传媒部门的价值宣传,国土规划部门的场地规划,政府部门的战略扶持,社会、团体、家庭的志愿服务等。作为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参与者与共建者,各部门、领域之间相互协同才能实现足球青训的价值趋同与愿景聚焦。在学科方面,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涉及人口学(运动参与)、社会学(价值推广)、管理学(组织管理)、体育学(专业技术、竞赛体系、人才培养)、会计学(财政投资)、建筑学(基础设施)等众多显在学科,也涉及法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潜在学科,不仅需要各学科的交叉,更需要综合运用、形成互补。合理的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搭建不仅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需要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各尽其能、协同合作。

    (2)在中观上,综合运用不同管理模式。运用自下而上的文化模式宣传、推广足球价值、本国的青训理念及愿景,促成社会对足球的文化认同;运用自上而下的制度模式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例如,德国的《天才球员发展计划》(The Talent Promotion Program)、英国的《精英球员发展计划》(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等均采用适合本国的管理模式。法国青少年足球技术中心将足球发展策略分为地区分布策略、联合培养策略、隶属机构策略3种类型,每个青训中心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策略进行模块化运行[14],统一训练大纲与教材等,并通过自外而内的市场模式,运用市场杠杆促进社会、企业及职业俱乐部对足球青训的积极投入,以达到竞争平衡、适者生存的良性竞争局面。

    (3)在微观上,全面顾及多元主体对象。足球青训支持体系主体包括青少年、普通学校、业余俱乐部、职业俱乐部、足球学院等。许多国家以一种或多种模式为主,但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主体对象仍呈现多元性。此外,虽然国际足联将青少年训练对象限定为13~20岁,但是绝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参与及价值推广支持已涉及草根足球阶段(6~12岁),年龄与水平涉及广泛,几乎所有参与足球运动的儿童青少年都是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主体对象,这对支持体系进阶递增的适应性及系统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1)系统构建。从系统学角度看,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构建需要适应国家的体制、经济、文化,从运动参与的基础到精英球员的产出,不仅需要打地基、建高楼,更需要各环节环环相扣。体系建设与目标达成是一个不断纠偏、完善的长期过程,需要在摸索中不断适应、优化,并顺应共性规律,创新特色优势。

    (2)文化认同。运动参与需要社会对足球文化的认同,足球强国对足球的文化认同源于文化传承与价值推广。文化孕育了足球,足球文化既是一种体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足球文化是揭示足球发展根本规律的重要途径[15]。各国的足球文化传统与地理、经济、政治、人种、宗教、科技、历史有关[16],如英国职业俱乐部大多由社区俱乐部发展而来,球迷对足球有着深厚的感情。此外,在价值推广中,从推广的主体、内容、方式、覆盖面、持续性到人们的接受、理解、认同、内化,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主体成长。足球青训的主体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国际足联对青训的定义看,13~20岁属于青少年训练阶段,6~12岁属于草根阶段。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金字塔塔基的运动参与支持需要球员从草根时期就深度接触足球,因此,检验一个青训支持体系的有效性通常需要7~14年时间,其间需要不断地反馈、纠错、完善。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对比强国与欠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金字塔模型结构可见,前者结构更合理,运动参与是基础,自组织化是关键,专业发展是保障。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功能不仅包括产出精英球员,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人群的虹吸作用、教育作用。

    在足球强国青训支持体系的作用下,运动参与、价值推广、组织管理、专业发展、竞赛体系、人才培养、基础设施覆盖率逐步降低,整个体系呈现显著的自组织化特征,其各个层面充满动力,对青少年人群产生虹吸作用,源源不断的青少年群体参与足球运动。

    (1)开放的竞争模式激发青少年足球兴趣。多数足球强国的体育政策由政府与社团共同制定,体育课有多种项目供选择[17],课外活动以俱乐部为主要形式,项目呈现多元化[18]。各个项目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吸引力才能汇聚更多的参与人口,这就使足球项目的开展有了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内部动力。在法国,“享受足球乐趣,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是重要的理念诉求。小学生在12岁之前不进行专业选拔,而是通过学校的体育课程与体育协会组织的课余足球活动,以及所在社区的足球俱乐部与学校合作提供的课余训练机会等接触足球,并以培养兴趣、提升参与度、练习基本功为目标[6]。德国小学生大多只上半天课,中学生下午3:00下课,学生课后可以选择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兴趣决定成绩、个体全面发展”,在“体教结合”模式下青少年学习足球的目的是享受训练和比赛的快乐,注重快乐与质量并重[19]。学生可以缴纳少量会费注册成为其家庭附近业余足球俱乐部的会员。日本校园足球以课外兴趣活动的形式开展,不占用上课时间。日本关于足球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授孩子控球和传接球的主要目的是让其感受团队协作和踢球过程带来的快乐[20],每逢比赛家长愿意充当啦啦队员,这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21]

    (2)赛制设置体现高度适应性。足球强国几乎所有水平的青少年都能参与与其水平匹配的足球比赛。英国共有26000所学校,其中超过18000所学校可常年开展足球比赛,整个英格兰的校园足球队多达22000支[22]。英国常设24个联赛级别,每个级别下设多个联赛,如数量最多的第14级共设73个联赛,联赛中最少的有9支球队,最多的达到18支,为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3]。日本每年有20000多所中小学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赛事,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5级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参赛人数多达数10万人,每个青少年球员年均可参与5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23]。德国有13000支女子足球队,注册球员多达100万人,近1.3%的德国女性享受了足球带来的快乐[24]。不同级别的赛事体系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大量青少年愿意主动参与并通过努力参与更高级别的竞赛,赛事体系也因参与人数众多而向着更加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

    运动参与支持是足球强国青训支持体系的塔基。2006年国际足联对外公布的足球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德国每百名公民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为19.79人,英国为6.87人,意大利为8.57人,日本为3.77人,中国为0.19人[25]。可见,足球强国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口基数大,充足的足球参与人口及青少年球员注册人口引起量变到质变,精英运动员产量及国家足球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事实上,青少年球员最终成长为职业球员的比例极低,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喜爱足球的青少年。足球强国青训建设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将青少年培养为职业球员,而是培养为人格健全的人。

    (1)足球运动与公民教育目标相契合。大多数足球强国的公民教育目标与足球运动相契合,足球成为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普遍得到社会与文化的认同,因此,国家重视足球运动,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目标重在教育而非训练。例如,德国学校整体教育价值目标指向“培养学生果敢、团结、完成、合作、表现和亲身体验等”[26-27],法国重视“集体生活的适应性与准则教育”[28],美国提出培养“懂得身心健康的信息及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29],英国提出开展“全面人格的教育”[30],日本提出培养“实践力中的健康与体力”[31]等。

    (2)教育贯穿青少年训练的整个过程。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青少年在训练中经历了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个别辅导、团体训练、个体践行、比赛实践等多种情景,提高了专注力和纪律性、进取意识、心理耐力、自我驱动力与自控力、团队精神[11]、尚武精神、规则意识[32]、沟通协调能力。足球对完善青少年人格的作用是很多其他项目无法替代的,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同,受到广大公民的喜爱和推崇,如日本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参加过校园足球的求职者更容易通过人格考察。

    专业发展支持是国家通过提供教练员、训练监督、训练大纲等方式提高足球专业技术水平。专业发展是在强国、次强国、欠强国的覆盖率相差最小的支持条件,区别在于其在金字塔模型中所处的位置。专业发展支持处于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金字塔的塔身,是在青少年足球人口充裕的情况下参与者所期望的支持,其表现出时间及空间的浸润特征。

    (1)时间上的浸润。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训练指导加以区分。例如,德国分别设有U7、U8~U9、U10~U11、U12~U13、U14~U15、U16~U17、U18~U19 7个等级,青少年在相同的训练大纲指导下训练,体现不同的天分,并慢慢分流,适合踢球的学生会有更多的选择[33]。日本从U6到U16,每2岁为一个年龄段,对各年龄段设置不同的指导路线图和训练方针:10~12岁的球员以学习足球基本技术为主;14~16岁的球员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较快,采用11对11的比赛方式训练队员对位置的适应性;球员在16岁以后逐步执行成人式足球训练方法和手段;18~20岁的球员身体处于发育稳定期,开始综合技能训练。

    (2)空间上的浸润。德国足协委托各州和地区足协对俱乐部的青少年和教练员进行培训及技术支持,并在各地区成立训练支持节点(全国共366个节点),对青少年球员进行持续观察和培养。在训练支持节点表现好的球员可以得到各种进入高级别节点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同时那些成熟稍晚的球员也不会因为暂时的训练表现不佳而被忽视,同样会受到持续关注[33]。法国校园足球发展得到了法国社会和文化人士的支持,借助发达的志愿者体系,足球志愿者通过赠送器材、提供培训等方式传播足球理念[6]

    强国与欠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金字塔模型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差距明显,强弱结构有序变化。以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属性特征、功能特征推导其发展路径,第一步是侧重普及,第二步是侧重提高。

    (1)侧重普及。欠强国与强国最大的差距在于运动参与支持不足,运动参与支持也是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塔基,因此,欠强国的足球青训发展战略应将重心下移,由专业发展支持转向运动参与支持,将价值推广、基础设施、财政投资的战略中心转向提高运动参与,推广足球的育人功能,遵循足球运动规律,精准完善各项支持,促进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更加社会化。

    (2)侧重提高。在国家有了充裕的足球参与人口之后,募集了充足的“原料”,此时的战略中心应是提高专业发展,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竞赛体系等金字塔塔尖的支持体系,促使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由社会化向组织化、专业化有序推进,促使精英球员不断涌出。

    底层逻辑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定位及相互的逻辑关系。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国家对足球青训的系统性支持,有系统性及长期性特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体制、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定位、对象及保障机制有所不同。在新形势下,应重塑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定位、主体对象等底层逻辑,参照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金字塔模型,结合我国现状创新足球青训支持体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从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和校外补课方面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 min,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 min”,“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这对于儿童青少年足球训练而言是利好政策,基于此,应结合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属性与功能特征对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进行重新定位。

    在足球运动方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在体制机制改革、足球产业、校园足球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结合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属性特征,可以引出一条主线:培育足球文化、发展足球产业、优化足球环境→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基数→实现国家足球综合实力提升,可见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建设是核心。在教育方面,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2020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勾画了在校园中培育精英运动员的蓝图。从中可见,体育已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校园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已从构想开始落地,足球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体育方面,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及“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训体系”“保障青少年校内、校外每天各有1 h的体育活动时间”。可见,足球青训支持体系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可定位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足球事业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及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足联相关文件,足球青训主体对象应为13~20岁的青少年,但鉴于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有运动参与、价值推广的支持需求,我国又有校园足球及幼儿足球的相关政策,因此,广义上而言,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主体对象应为6~20岁的儿童青少年,从学段上而言是幼儿园大班到大学(专)一年级。

    我国足球青训经历了从专业化到职业化的历程,由举国体制下的足球运动学校培养模式[34]转变为以职业梯队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35],足球青训对象是想从事足球专业、走职业化道路的青少年。如今,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布局下校园足球、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三足鼎立”,足球青训对象为校园足球精英球员、职业梯队球员、社会足球精英球员。根据新形势下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定位,以及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功能特征,足球青训主体对象应包括所有适龄(6~20岁)的有天赋、有潜力、有足球爱好或能培养出足球爱好的青少年。应设立能够满足4类人群的训练社团,构建完善的球探体系,根据生理指标、心理指标、技能指标、成长规律、球员发展等[36],并结合现实比赛表现给青少年定级。一级是有天赋的青少年,二级是有潜力的青少年,三级是有足球爱好的青少年,四级是能培养出足球爱好的青少年。同时,应配以适应水平的教练员及赛事,让所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1)确定领导机制,保障协同、畅通。《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颁布者都是国务院,因此,足球青训支持体系建设的总推动者应为国务院足球改革办公室,各省(区、市)也应建立对应的足球改革办公室。推动机制协同、畅通,协调教育、体育、足协、发改委、规划办、新闻媒体等各部门合力推动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建设;完善参与足球青训青少年的发展通道,打通职业、校园、社会的双向通道;扩大足球学院的招生规模,督促相关院校创立足球专业、完善专业设置。

    (2)设立以学区为单位的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网点。进入网点的学生可以共享学区内的场地与教练员资源,合理运用竞争机制,调动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梯队的团队及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允许足球青训组织者有多元的收入来源,如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家长交费等。争取与其他体育、艺术类项目公平竞争获取学员,使足球青训真正能够启发青少年兴趣,让青少年喜欢足球,并发挥足球的教育作用,吸引更多家长支持青少年参与足球。

    (3)委托各级足协进行专业指导与监督。各级足协应制定相应标准,每年对所有参与足球青训的学校、机构、俱乐部评定等级并公布结果,给予优秀团体奖励及更多的资源,责令不合格的团体限期整改后运营。继续加大足球教练员的培训规模,设立各种模式的青训队伍可以同场比赛的赛事体系,适应4个等级的青训主体对象。监督、落实“联合机制补偿与培训补偿”措施,保障竞争平衡和各青训团体的利益。

    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一个系统性长期工程,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金字塔塔底宽大、结构合理、塔身高,聚集了众多青少年足球人群,教育贯穿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整个过程,时空浸润的专业支持保障了足球青训人才的发掘与育成。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足球事业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及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强国经验,探索中国特色,顺应新形势下我国足球、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利好政策,重新划分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主体对象,创新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保障机制,重塑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

    作者贡献声明:
    罗冲:设计论文框架,调研文献,核实数据,撰写、修改论文;
    作者贡献声明:
    龚波:提出论文选题,审核、指导修改论文;
    作者贡献声明:
    冀杨:收集统计数据;
    作者贡献声明:
    李丰荣、谢松林:指导修改论文。
  • 图  1   强国与欠强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金字塔模型对比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e pyramid model of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between the football powerful and the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表  1   CIES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评价指标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of CIES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主要指标关键成功因素
    组织管理 ①设立青少年专门的足球委员会、管理部门、国家队管理部门等机构,各管理机构权责分明;②设立国家级青少年足球技术、研发中心等专业技术研究机构:调研本土环境,制订符合本土国情的中长期(4年或4年以上)青少年足球战略规划,推进战略实施,监控、评估战略执行情况;③设立财务审核督察组、足球专家委员会:督导足球青训战略计划执行,并定期书面汇报至国家体育部门
    人才培养 ①技术总监:青少年足球技术总监全职、兼职、志愿者数量,包括球员素质、教练员资质、战略、计算机、沟通、财务、人力资源等七大核心胜任能力的技术总监培养体系;②教练员:设有针对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执照,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教练员设有最低带队教练员执照等级要求;③裁判员:本国青少年足球裁判员人数
    财政投资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财政支持的相关细则;②青少年足球建设财政投资来源:政府机构、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赞助商或国际足联等;③有青少年足球专属赞助商或特定项目赞助商,赞助商年度赞助资金金额;④青少年足球年度支出预算,占足协年度总支出比重;⑤年度财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控制(经费用途与使用经费机构管理制度、审批支出许可制度)、固定资产(新建、买卖交易或租赁足球设施或设备的财政管理制度)、人力成本(通过组织管理设计、职位搭配、流程管理提高人员使用效率);⑥足协秘书长办公室与财务中心定期对财务支出进行监控和调整
    基础设施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基础设施支持的相关细则;②政府机构、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赞助商等建设和维护青少年足球的基础设施;③国家、地区或学校足球场、训练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全国足球基础设施管理运营规范;⑤制定国家、地区或学校足球场和训练中心的管理人员规章和准则
    专业发展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专业发展支持的相关细则;②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年度支出,及占青少年足球年度总支出比例;③政府机构(如各级体育部门、教育部门或高校等)、各级足协或职业足球联盟的相关技术人员定期派出专业人员督导青少年足球训练;④全国有统一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指导和规范青少年职业俱乐部、青少年业余俱乐部或校园足球的教学与训练
    竞赛体系 ①国家足球战略规划或与政府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有青少年足球竞赛的相关细则;②国家青少年足球竞赛年度支出及占青少年足球年度总支出比例;③设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举办各个年龄段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④全国联赛赛程计划;⑤各年龄段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赛季持续时间;⑥参与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球队数量;⑦各地区设有举办各个年龄段的地区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组织机构;⑧哪些年龄段有青少年足球国家队;⑨各年龄段国家队平均1年参加国际性赛事的次数;⑩青少年俱乐部注册管理体系;⑪青少年球员注册管理体系,从草根足球开始的球员个人信息系统(档案库);⑫成立足球学院(精英中心)为青少年球员提供足球学习、文化学习、心理建设、医疗服务等
    运动参与 ①为校园足球提供专家、财政、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②全国联赛参与的球队类型有足球学院球队、校园足球球队、青少年业余俱乐部及职业俱乐部等
    价值推广 ①核心价值:强身健体、足球育人(专注力和纪律性、进取意识、心理耐力、自我驱动力与自控力、不断提升自我、团队精神与关怀他人)、社会融合(融合社会边缘青少年与提倡人权平等)、足球技能、后备人才、吸引投资、国际交流;②媒体宣传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③足协设立青少年足球宣传推广中心,与各渠道媒体保持长期合作
     资料来源:FIFA youth survey[1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总积分前96名国家的足球青训支持条件前因构型

    Table  2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support conditions antecedent configuration of top 96 countries in football ranking

    评价维度强国(前32名)构型 次强国(第33~64名)构型 欠强国(第65~96名)构型
    H1H2H3H4H5M1M2M3M4M5M6M7L1L2L3L4L5L6
    运动参与
    价值推广
    组织管理
    专业支持
    竞赛选拔
    人才培养
    硬件保障
    财政投资
    一致性 1 1 0.8333 1 0.8333 1 1 0.8333 1 1 1 1 1 1 1 1 1 1
    覆盖率 0.4043 0.2553 0.2083 0.1702 0.0851 0.286 0.286 0.1837 0.1225 0.0816 0.0408 0.0408 0.4314 0.2353 0.1961 0.1569 0.0392 0.0392
    净覆盖率 0.3830 0.2553 0.1702 0.1276 0.0426 0.245 0.245 0.102 0.1225 0.0816 0.0408 0.0408 0.3922 0.1961 0.1569 0.1569 0.0392 0.0392
    国家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 乌拉圭、哥伦比亚等 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等 塞内加尔、伊朗、波兰等 美国、丹麦 保加利亚、捷克等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爱尔兰、阿尔及利亚等 韩国、牙买加、刚果(金)等 洪都拉斯、巴拉圭 冰岛 卡塔尔 中国、以色列等 加拿大、玻利维亚等 沙特阿拉伯、贝宁等 格鲁吉亚、叙利亚等 巴拿马 阿联酋
    总体一致性 1 1 1
     注:⚫表示该支持条件存在,⊖表示该支持条件不存在,空格表示该支持条件可存在也可不存在。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强国、次强国、欠强国“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

    Table  3   Coverage rate of support conditions in football powerful countries, secondary powerful countries and less powerful countries

    次序强国 次强国 欠强国
    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支持条件存在覆盖率
    1 运动参与 0.9361 运动参与 0.7961 专业发展 0.7844
    2 价值推广 0.9361 专业发展 0.7553 财政投资 0.3530
    3 组织管理 0.8084 组织管理 0.4695 运动参与 0.1961
    4 专业发展 0.7233 竞赛体系 0.3878 价值推广 0.1961
    5 竞赛体系 0.6809 人才培养 0.2858 竞赛体系 0.0784
    6 人才培养 0.6809 价值推广 0.1428 组织管理 0.0392
    7 基础设施 0.1702 财政投资 0.0816 基础设施 0.0392
    8 财政投资 0 基础设施 0.0408 人才培养 0
    总覆盖率 5.0637 2.7147 1.6864
    下载: 导出CSV
  • [1] 程隆,张忠.日本足球青训的发展及其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14(7):95-98
    [2] 刘波.德国体育体制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5-9,14
    [3] 谭淼.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5):109-114,138 doi: 10.3969/j.issn.1004-0560.2016.05.020
    [4] 朱凤军,史为临,顾剑平.体育发达国家学生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111-115 doi: 10.3969/j.issn.1001-9154.2006.05.033
    [5] 李龙化.韩国男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36):124-125
    [6] 浦义俊,邱林.法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特征及启示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8):81-88 doi: 10.3969/j.issn.1000-520X.2020.08.011
    [7]

    RAGIN C C. 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Evaluating their consistency and coverage[J]. Political Analysis,2006,14(3):291-310 doi: 10.1093/pan/mpj019

    [8]

    THORNTON P H. The rise of the corporation in a craft industry:Conflict and conformity in institutional logic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1):81-101

    [9]

    FISS P C. 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2):393-420 doi: 10.5465/amj.2011.60263120

    [10] 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 管理世界,2017(6):155-167 doi: 10.3969/j.issn.1002-5502.2017.06.011
    [11]

    FIFA youth survey[EB/OL]. [2021-05-13]. https://digitalhub.fifa.com/m/522362db3cd05538/original/rjdylt5qxfm9ushiqqc2-pdf.pdf

    [12]

    RAGIN C C.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85-87

    [13] 应虹霞.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17-19
    [14]

    PIRAUDEAU B. Les stratégies spatiales du recrutement des centres de formation du football français[J]. Sciences Humaines Combinées,2009:25-37

    [15] 龚波. 文明视野: 中国足球的困境与出路[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4: 25-28
    [16] 龚波,徐一博,董众鸣,等.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86-90 doi: 10.3969/j.issn.1000-5498.2011.02.020
    [17] 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 体育学刊,2016,23(1):121-126 doi: 10.3969/j.issn.1006-7116.2016.01.024
    [18] 佘晶晶,蔡玉军,李凯,等.欧洲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对比及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3):106-112
    [19] 李志荣,杨世东.英、德、法、日四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特点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8(1):116-121 doi: 10.3969/j.issn.1671-1572.2018.01.025
    [20] 王长琦.论日本校园足球成功运作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86-89
    [21] 李滨,刘兵.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校园足球推进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4):31-35,61
    [22] 宋亨国.中、英足球协会的业务管理权及其比较[J]. 体育学刊,2018,25(5):69-76
    [23] 李卫东.中日韩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的比较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105-110
    [24] 王军,岳文言,张沛锋,等.我国女子校园足球发展初探[J]. 体育文化导刊,2012(8):96-98,112 doi: 10.3969/j.issn.1671-1572.2012.08.025
    [25] 国际足联2006年调查大数据[EB/OL]. [2021-05-13]. https://digitalhub.fifa.com/m/55621f9fdc8ea7b4/original/mzid0qmguixkcmruvema-pdf.pdf
    [26] 龚建林,杨文轩,陈琦,等.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 体育学刊,2007,14(7):121-125 doi: 10.3969/j.issn.1006-7116.2007.07.030
    [27] 赵富学,王相飞,汪全先.德国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及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5):523-531
    [28] 覃立.国外“核心素养”理念中体育元素的解析及其启示[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34(2):28-31
    [29]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P21 common core toolkit: A guide to aligning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with the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skills[EB/OL]. [2021-04-16].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43030.pdf

    [30] 张婧楠. 英国小学公民教育及启示[D]. 牡丹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 4-5
    [31] 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社会の変化に対応する資質や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課程編成の基本原理[EB/OL]. [2021-04-16]. https://www.nier.go.jp/05_kenkyu_seika/pdf_seika/h25/2_10_all.pdf
    [32] 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1):61-67
    [33] 毛振明,刘天彪.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5-11 doi: 10.3969/j.issn.1000-520X.2015.06.001
    [34] 梁晓龙.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上[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1-5 doi: 10.3969/j.issn.1007-323X.2005.06.001
    [35] 贺新奇,张廷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J]. 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55-61 doi: 10.3969/j.issn.1002-9826.2009.04.011
    [36] 赵鹏,谢朝忠,刘海元.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发展启示[J]. 体育学研究,2020,34(4):22-29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李江,黄东霞,潘小非. 国际足球青训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四川体育科学. 2025(02): 13-19 . 百度学术
    2. 金松. 基于CIPP模型的中学校园足球课程评估.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4(02): 78-80 . 百度学术
    3. 刘大超,王子朴. 足球科技创新的技术发展与政策创新. 中国体育科技. 2024(05): 21-29 . 百度学术
    4. 许尔东,周明星. 智慧体育技术在我国足球青训体系重塑中的应用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19): 169-173 . 百度学术
    5. 郭语沫,陈洪. 新时代我国足球体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 当代体育科技. 2024(25): 161-165 . 百度学术
    6. 文彦章,李书婷,贾年,邢苏晅,梅秦瑜,吴常忆,蒲鸿春. 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青少年足球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体育文化导刊. 2024(11): 44-50 . 百度学术
    7. 夏亮,李云广. 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研究. 当代体育科技. 2024(31): 167-170 . 百度学术
    8. 郑雯婷,张大为. 非经济要素分配与体育职业决策模型:行动视角下的校园足球人才流失问题. 体育科研. 2023(06): 70-77 . 百度学术
    9. 王文龙,崔佳琦,邢金明,米靖. 定性比较分析(QCA)在体育领域应用的优势、现状与展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2(06): 65-73+99 . 百度学术
    10. 李阳,朱贺,侯志涛,吴放,张廷安,张春萍,龚炳南.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开启的新价值、新思考、新路径. 体育科学. 2022(12): 77-8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294
  • PDF下载量:  139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5-18
  • 修回日期:  2021-10-31
  • 刊出日期:  2022-04-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主办、我院赛事研究中心承办,以“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体育产业青年学者论坛于2010年11月14—15日在我院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产业处处长顾灏宁、体育产业分会秘书长张林教授、产业分会学术处主任曹可强教授、体育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陈锡尧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曹可强主任主持,张林教授致辞。他代表体育产业分会对举办本次论坛表示祝贺,并对出席论坛的青年学者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祝愿,他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充分利用青年学者论坛这个平台,加强交流、提高自我,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顾灏宁处长在开幕式作了重要讲话。他围绕体育产业的政策发展、体育经营活动的发展、体育彩票的管理、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无形资产开发的管理等方面阐释了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思路,为青年学者代表指明了研究和发展方向。

开幕式之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元欣副教授、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郭新艳博士、我院经济管理学院黄海燕博士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自去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院校的热烈响应。出席此次论坛的30余名青年代表分别来自7个省市和地区。会议期间,青年代表围绕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10年11月20日,“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在我院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办,会议主题为:武术教育:理论、方法及对策。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武术院系领导、专家及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商武术教育发展大计。

2010年9月,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创的《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开始在全国推广,迈出了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体育瑰宝,如何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为探讨武术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搭建平台,得到了政府及全国专家的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国荣与会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部长罗卫民、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我院副院长陈佩杰、我院武术学院院长虞定海,及全国20多家高校武术院系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研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作了题为《武术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报告,总结了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找回个性、总结个性、发展个性,构建彰显个性的武术教育体系新理念,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蔡仲林教授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控制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此外,与会学者还从国学高度剖析了武术教育现状,以木桶原理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思考武术传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武术院系主任研讨会,围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问题,达成了培养专业内通才等主要共识,对今后指导全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据悉,此次会议成果将形成《中国武术研究·教育卷》,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2010-11-22